close
銀行,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即使不是就讀商科的人,也一定會有存儲、借貸的需求,無可避免的一定會接觸銀行。
今天,就來說說銀行的起源。
銀行的歷史幾乎和人類文明一樣古老,當我們人類產生了私有財產以後,借貸的行為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,而銀行作為這種信用活動的仲介,也就開始了它的演化歷史。
在中國歷史上,銀行有很多很多種模式。
寺廟是銀行,在中國南北朝時期,皇帝們都篤信佛法,寺廟裡累積了大量的財富,寺廟就開始做放貸的生意;旅館是銀行,當時旅館為了方便顧客,最開始的時候是放一些櫃子,替人保管財物,後來這種櫃子的業務就越做越大,就產生了存錢、取錢一條龍的業務;藥鋪也是銀行,因為歷史上能開藥舖的都是當地著名的仕紳,財力不僅硬,信譽也特別好,這和銀行做信用的生意恰好是一脈相承。
在西方歷史上,也曾經出現過寺廟銀行,早在公元前五世紀,雅典娜神廟就充當著央行的角色,考古學家發現雅典娜神廟附近,有很多希臘人留下的石板桌,上面有刻度數字,跟中國古代的算盤很像。
寺廟也好,旅館也好,藥鋪也罷,可以從這三個地方發現幾個共同點:
1.人多的地方,也就是資金流通多的地方,就容易產生借貸融資的信用行為
2.銀行做的是信用生意,需要時間的累積
3.人際交往互動地方多的場所更容易產生信用網絡,也就更容易產生銀行的業務
我的想法:
銀行必定起源於人多的地方,人多必然帶來借貸融資的需求。
銀行表面上經營貨幣的流通,實則經營信譽。
參考資料:得到app<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>—歷史上的銀行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