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是唯一能夠產生可疊加式收益的進步力量,任何一個技術的發展,都可能對人類社會產生革命性的影響,今天就來談談近年來鬧得紅紅火火的詞—區塊鏈。
區塊鏈是比特幣的一個底層技術。
本質是「分布式不可更改的加密數據庫技術」,它是通過網絡上多方同時完成計算、認證、存儲的任務,然後通過一個共識的算法達成一致。
這樣一來,區塊鏈的技術是不依賴於任何一方的,就使得篡改數據變得幾乎不可能了,數據的安全度、可靠度就大大增強了。
再來看商業的本質是什麼。
商業的基礎是交易,交易的基礎是信任,如果有了這麼一個好的數據庫,任何的語言、表述,都會被永遠的記錄下來,然後沒有辦法被更改和否認,這樣就使得人類社會撒謊的成本變得很大。
信息不對稱是金融市場的根本特徵,所以這個產業中間存在著大量中心化的信用和信息中介,這些中介其實降低了系統的運轉效率,增加了資金的往來成本。
從這個意義上看,區塊鏈的特徵使得我們人類社會能夠更快地建立信任,所以它是具備改變金融基礎架構潛力的。
區塊鏈無疑是富有競爭力,也非常具有想像力的技術,也許在未來會改變社會的金融基礎設施。但是區塊鏈目前還沒有足夠成熟的應用場景,要不然就只是做為輔助工具而已,但新技術的出現總是這樣的,長途漫漫,我們不急,靜待其發展。
新技術的發展有沒有規律可循呢?有的,我們可以利用Hype Cycle曲線來理解新技術發展的趨勢,通常新技術的發展都會經歷這五個階段:
1.先驅期:產品沒什麼人知道,只在專家和業內討論的階段
2.極盛膨脹期:在這個階段,技術還沒有成熟,產品也還不夠完善,但是市場已經炒得火熱,人們對它的期望已經很高
3.幻滅期:當幻象破滅之後,這個技術已經進入到低谷,甚至連做風險投資的人,都沒有興趣了。這項技術從大眾的嘴裡,又重新回到專家的手裡
4.復甦期:此階段技術應用的領域可能會變得非常細,甚至技術在一個以前從來沒談過的新用途上得到了應用
5.成熟期:這項技術在各細分領域得到扎扎實實的應用,並且不斷創造盈利,而不是不停的燒錢
Source: Gartner (August 2014)
互聯網曾經在2000年時被炒作得沸沸揚揚,經歷了股市泡沫,在十幾年後獲得了穩定的發展。比特幣從2017年1萬9千美元的高點,跌落到如今的3600美元,看來泡沫化是新技術發展的必然過程。
相信經過幾年的探索,新技術最終會找到它的應用場景,實踐穩步盈利的目標。
參考資料: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—問答:區塊鏈的興起會對未來金融造成什麼影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