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china-3899509_1920.jpg

本篇為霍華馬克斯<掌握市場週期>的「政府干預的經濟週期」重點摘要,並融合金融學教授解析中國政府2019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實例。

 

 

20190323_51【政府干預的經濟週期】

這個章節講述儘管自由市場制度是世界的主流,但很少有市場是完全的自由,因為政府會從中對經濟進行干預,而負責影響經濟週期的單位主要是中央銀行與國家財政管理單位。

 

1.央行的貨幣政策
通貨膨脹有兩種類型:
(1)當商品需求量相對供給增加→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
(2)當勞動力和原物料等生產投入的價格上漲時→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

中央銀行如何抑制通膨?減少貨幣供給、升息、出售公債。
中央銀行的功能?控制通貨膨脹之外,還要促進就業市場。

但這兩個需求卻相互矛盾,因為限制通貨膨脹,需要抑制經濟成長;但促進就業市場時,卻需要刺激經濟成長。由此可知,中央銀行家的兩個任務顯然不能同時完成,因此對他們來說,管理週期並不容易。

 

2.政府的財政政策
政府主要是利用財政工具來管理經濟週期,這與稅收和支出有關。
政府刺激本國經濟的作為?減稅、增加政府支出、發放消費券。
抑制經濟過熱的作為?增稅、削減支出。

 

中國一年一度的兩會在一周前閉幕,北大金融學教授香帥在她的微信公眾號裡發了一篇文章:解析中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,教我們若要讀懂經濟政策的訊號,必須盯著政府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讀,剛好對應這個章節的內容,在此擷取重點分享給大家。

現代市場國家對經濟的管理主要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發力。
貨幣政策是供給端發利,調節水庫放水量,像調整利率、貨幣投放量…主要透過央行通過銀行體系來實施完成;財政政策則是需求端發力,調節田裡的用水量,像調整政府財政支出數量,項目審批、稅費這些…主要是財政部來完成。

 

香帥一共擷取了中國政府五年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表述,表達上有非常細微的差異,中文不愧是世界上最模糊的語言,給讀字的人留下特別的想像空間,讀起來特別令人玩味。

 

1.貨幣政策
2015-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
2016-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
2017-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
2018-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,鬆緊適度,管好貨幣總閘門
2019-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。…滿足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的需求

 

有兩大看點:看用詞、看每年的變化。
(1) 看用詞:2015年和2016年都是穩健的貨幣政策,但一年是鬆緊適度,一年是靈活適度,明顯16年比15年的調子要偏鬆。同理,2018年是穩健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,2019年則是鬆緊適度,19年調子比18偏鬆。
(2) 看每年的變化:20182019的表述看似雷同,但2018年加了一句話,叫做管好貨幣總閘門,而19年去掉了這句話,加了另外一句,叫做要滿足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的需要。可以發現,明顯18年的表述落在管字上,而19年強調要滿足需求,這是一個彈性很大的表達—孰緊孰鬆,一下子就明瞭。

由此可知,2019年中國的貨幣政策是偏寬鬆的,從信號燈的角度來看,算是綠色信號。

 

2.財政政策
2015-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。赤字率從2.1%提高到2.3%;優化財政支出結構,大力盤活存量資金,提高使用效率。
2016-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。赤字率提高到3%,適度擴大財政赤字,加快財稅體制改革。
2017-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。赤字率提高到3%;財政預算安排要突出重點、有保有壓。
2018-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,要努力增效。赤字率擬按2.6%安排,比去年預算低0.4個百分點,財政支出21萬億元,支出規模進一步加大。
2019-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。赤字率擬按2.8%安排,適度提高赤字率;財政支出超過23萬億元,增長6.5%

 

解讀政府報告財政政策有兩條要點和一條原則。

兩個要點:
(1)過去五年積極確實是中國財政政策的基調,財政赤字率一直在逐步提高,指是每年積極的程度不太一樣。在這個詞語轉換之前,財政政策是踩剎車或踩油門的區別,不是轉向的問題。
(2)在這個基調之下,積極就成了虛詞,接下來的發展可以有很多可能性。

一條原則:
財政政策信號要看財政總支出和財政赤字率的增長。
20152016,赤字率從2.3%猛增到3%,增加了20%,這個赤字水平維持了兩年,然後在2018降到2.6%。很明顯過去幾年雖然都是積極財政,但明顯2016年最積極,2018年則是踩剎車比較猛的—這和大家對經濟的實際體感也是一致的,2016小陽春,2018冷風吹。

再看2019年,赤字率從2.6%提高2.8%,財政總支出從21萬億增加到23萬億。可以得出兩條推論:其一,2019的財政政策明顯比2018寬鬆,其二,也要注意這個寬鬆並不算猛烈,赤字率還沒有達到2016年的水平—綜合來看,如果2018年算是財政黃燈信號的話,那麼2019年可以算轉綠,但並不是穩定的綠燈。

 

知道這些原則後,我們就可以知道2019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基調:貨幣給出的是明確的綠色信號燈,財政則顯得更保守,和真正積極的貨幣政策相比,財政的積極態度就顯得比較曖昧,或者說不夠積極。

 

最後,香帥給了我們幾個有用的推論:
如果貨幣-財政政策同步,會導致一個相互加強的效果:比如說如果是兩個綠色信號燈,就意味著政府刺激經濟的決心很明確,代表著這是投資進攻型的大年;相反要是兩黃燈,就是典型供給+需求兩端收縮,投資上就需要收戰線,防範風險。

如果貨幣-財政不同步,比如貨幣比財政更積極會產生什麼局面呢?資金已經充裕,所以資金會往金融資產上流,推高金融資產價格—這就是2019年你看到的經濟觸底但是金融市場一片繁榮局面的來源。

 

香帥最後說,實際上,看宏觀很大程度上是個藝術ART,跟馬克斯的看法相同:他們擁有的雙重責任相互矛盾,需要一種微妙的平衡。
很多人說美聯儲主席首要條件就是語言大師—你怎麼給市場既傳達清晰的政策信號,又不讓市場把準政策的脈進行套利,這實在是個考驗智慧和語言功力的事情。

 

對全文有興趣的人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:香帥的金融江湖😊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掌握市場週期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ori 的頭像
    Dori

    Dori的學習筆記

    D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